Friday, February 27, 2009

小心提升生活質素

一般而言,隨工作經驗的增加,工作表現亦不錯的話,人工都會慢慢地向上升,收入增多後,有何打算? 多些光顧高級餐廳? 換樓改善居住環境? 買車代步? 無可否認,每月收入多了,人人都想改善生活質素,但量力而為十分重要。

認識身邊不少朋友在金融風暴時,沖擊很大,失去安穩的工作。當再重新受聘時,收入已大不如前。一位國際會計師樓審計經理月入四萬,在金融風暴時被裁員,之後只能在一間貿易公司找到一份月入兩萬五千的會計部助理經理職位。收入減少,生活質素亦被迫回到原來的水平,心理上並不好過!

以上例子,當雨過天晴,經濟回升時,情況可以逆轉。在現時的經濟環境下,國際會計師樓不是裁員,而是要努力動腦筋去挽留人才吧!

可是,因工序外移而消失的工種,經濟情況好轉時,是否可以輕易再次在香港勞動市場出現? 相信大家心目中已經有答案。

所以,除非認為自己的工作為鐵飯碗,否則在提升生活質素時,必須小心處理,步步為營。若是意外之財的話,更不要充視作正常收入的部份來看。這樣,在面對任何不可預測的風暴時,沖擊亦可減到最低。

當然,這不代表需要現在立刻降低原有的生活水平,因為享受現時辛苦工作的成果亦是應該的。其實,只需在收入增多時,養成量力而為地一步一步改善生活質素的習慣已足夠。

Monday, February 23, 2009

進修事宜

生活在現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很多在職人士都明白到持續進修的重要性。由於有需求,出現商機,不少商業機構便提供進修課程,只要每天看看報紙,不難發現林林總總進修課程的廣告。

無可否認,在知識型社會工作,持續進修確實是生存之道。但是,進修需要投入不少時間和金錢,衡量投資回報亦是必須的。否則,付出大量時間心血之後,而沒有得到實質效果,其實得不償失。

像財務策劃行業,有關財務策劃的專業資格,香港已經有不同的專業組織提供,如:

香港財務策劃師學會提供的
CFP (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 認可財務策劃師)

註冊財務策劃師協會提供的
RFP (Registered Financial Planner,註冊財務策劃師)

香港銀行學會提供的
CFMP (Certified Financial Management Planner,專業財富管理師)

當中的各個專業資格,在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承認程度。如果最後發現自己投入了不少時間、金錢和心機而取得的進修結果,並沒有得到在預期領域內的廣泛承認,心情可想而知。不過,其實更重要的是當中涉及的機會成本極高。不計一些短期的專題實用講座或課程,一般的進修之路,短則一年,長則可能三至五年,若之後才發現投資與回報不對稱,年紀亦大了,可能未必有機會重新再次完成另一些相同份量的課程。

另一方面,進修計劃最好與上司溝通,得到上司的配合,進修之路定必順利很多。而且,管理層對一些上進而主動提升自己的員工,通常都容易留下正面的印象,對事業發展有一定的幫助。

當學有所成時,不妨為自己宣傳一下。可能,有些人覺得不應炫耀自己,只要把學到的加以在工作上發揮,表現一定有顯著的不同,不需主動自我推銷,有麝自然香,上司亦會發覺。這想法並沒有任何不對,但在此希望提醒一下,不同的上司對工作表現的好壞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準則,有時候自己覺得大大改善的地方,在上司眼中可能只是少許改進。始終,學有所成的正面信息比工作表現的改善情況容易讓任何人留下較深刻一些和持久一些的良好印象。

總括而言,金錢和時間是一個人寶貴的資產,謹慎選擇進修途徑,小心安排進修計劃,適當地把進修成果推銷出去,絕對有幫事業發展,令自己更上一層樓。否則,進修可能只會浪費子彈。

良好工作評級的失望

作為一位僱員,每年其中一項最重要的事情必定是工作表現評估,因為該報告的結果會直接或間接影響來年升職加薪的機會。若有機會參與填寫自己的表現評估某部份的話,身邊不少同事都花很多心機在表現評估上填寫過去的功績,希望能對自己取得比較好的評級有幫助。

事實上,由於工作的要求愈來愈高,雖然過去一年全力以赴地盡心盡力工作,大部份的員工都只能取得合格或平均的成績,優異的評級對不少朋友來說可謂高不可攀。

就算取得良好的工作評級,亦不代表事業可以平步青雲,可能只得到老闆或上司的幾句讚賞以及輕微的加薪幅度。一年復一年的連續特出工作表現評級,換來的卻可能是一年復一年對升職加薪幅度的失望。期望愈高,失望愈大。

為何會如此呢? 這可以由教育方面說起,由於香港推行普及教育多年,工作人口的平均教育水平不斷提高。

親友聚會,相信不時也會說說自己兒女的前途問題。以前,可能會聽到某表弟因讀書不成,在某工廠做學師仔,希望將來學得有一技之長,生活可以穩穩定定。

現在,時代已不同了,經濟好轉,做學師仔的例子已經很少聽到,親友父母都為讀書不理想的兒女計劃升學,送去美國?加拿大?澳洲?中國內地?讀會計?電腦?醫學? 確實,不少年青人都或多或少接受到不同的大專教育。

對僱主而言,大部份工種所需的優質人才,在人力市場絕不缺乏,特別是基層職位更是如此。在供過於求的關係下,在商言商,僱主不願大幅加薪其實是可以理解的。當然,某些專業職位,需要獨特技能的人士才可升任可作別論。

所以,優異的工作評級並不等於事業可以飛黃騰達。在商業機構種種不同的降低成本政策下,可以這樣說,良好工作評級的員工,只是最後才成為被犧牲的一群吧了!

多年前,曾在電視畫面前曾看到一段印象深刻的片段,一位被裁的香港電訊女員工接受記者的訪問,她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失望地表示自己過去的工作評估一直表現良好,可是由於身處的工作部門所提供的技術支援已經落後,整個部門在公司的架構中被刪除,自己亦職位不保。

從香港電訊裁員的例子看到,只要發揮不到對公司的價值,就算過往表現卓越,仍然可以成為被裁的目標。

Sunday, February 22, 2009

知識就是力量?

從古至今,"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說話勉勵不少人努力求學,不斷上進。

一般都相信,與同儕比較,擁有愈豐富的知識,工作上可被提升的機會亦隨之而增加。

在科技發展高速發展下,互聯網的出現卻把情況作出一百八十度大改變,網站搜尋引擎的強大功能,使任何人也可輕易且快速地尋找到需要的資料。

以糖尿病為例,若想尋找這方面比較全面深入的資料,以前需要從一些專門的醫學書籍入手,或請教醫療方面的專業人士。但現在只要利用網上的搜尋引擎,很快便能找到資料,而且不只是一些基本資料,還可以找到最新最熱的資料,例如:糖尿病的最新治療方案、糖尿病病人的故事分享、糖尿病在人口的分佈情況……等等,比專家更詳細。

無可異議,取得知識的代價比以往平宜很多,人人也可輕易得到。現在,充分運用知識能力的重要性已經遠遠超過本身擁有的知識量。

眾所週知,知識型經濟社會需要大量受過高等教育的員工,因為工作比較複雜。但不是擁有愈大知識量的員工便愈好,運用知識能力愈強的員工反而會更為稱職。

就以一位保險公司客戶服務人員的工作為例,職位需要擁有保險概念、溝通技巧和基本理財及法律的知識,但要提供令客人稱心滿意的解決方案,最後還是需要在適當的時間運用適當的資料才能做到,而不是硬把所有資料搬出來便成。

從某一角度來看,知識無疑仍然是力量。不過,知識只是僱員最基本力量,擁有充足的知識,工作上被提升的機會未必會增加。反而,愈強的運用知識能力比擁有愈大的知識量更為有力量。

就業遊戲規則已經改變了

過去近十年,香港好不容易從亞洲金融風暴、科技股泡沫和沙士的難關中捱過來,經濟情況慢慢改善,企業盈利不斷增長,可是除了少部份的專業僱員,一般打工仔薪金的調整幅度卻遠遠落後。企業股東財富節節上升,但不少人仍然節衣縮食,貧富差距愈來愈懸殊,產生很多社會問題。

這裡並非要討論社會問題,只是想說明香港就業情況的遊戲規則已漸漸地改變了... ...